
NEWS 新聞動態
奧凱川龍以“共同目標,雙向溝通,求同存異,理解包容"為合作理念,秉持“快速響應,專業服務、用戶滿意、真誠合作"的營銷理念。
首屆中非農業合作論壇日前在海南三亞舉行,吸引了來自中國和39個非洲國家以及9個國際組織的500余名代表參會。論壇形成并通過了《中非農業合作三亞宣言》,凝聚中非農業合作共識,全面開啟了中非農業合作的新征程。
近年來,中國和非洲農業合作規??焖贁U大,農業領域合作蘊藏著巨大潛力,受到各界廣泛關注。
農業合作結碩果
在首屆中非農業合作論壇上,中國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介紹,長期以來,中非全方位、多領域、深層次農業合作取得豐碩成果。新時代下,中非農業合作前景更加廣闊,在保障糧食安全、加強貧困治理、推進農業科技創新和農業現代化、提高發展中國家全球糧農治理話語權等方面合作潛力巨大。統計顯示,在貿易方面,2000-2018年,中非農產品貿易額由6.5億美元增長到69.2億美元,年均增長14%;在投資方面,截至2018年年底,中國企業在非洲投資存量150多億元人民幣,投資50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農業項目有115個,遍布非洲2/3以上國家;在技術合作方面,中國與12個非洲國家的農業科研機構進行合作,在19個非洲國家建成農業技術示范中心,在10個非洲國家實施農業南南合作項目,開展300多項農業技術試驗示范活動。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認為,最主要原因是雙方在農業領域的互補性比較強,中國有較多的農業發展技術和龐大的市場,但土地資源相對缺乏,這和非洲形成了明顯的互補。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教授毛學峰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分析,中國和非洲農業合作規??焖贁U大主要有四大原因:一是中國持續幾十年對非洲加強援助,開展經濟技術合作等,合作基礎較好,有利于推動雙邊農業貿易;二是中非經貿合作關系穩定,“一帶一路”倡議更是給中非農業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三是在政府鼓勵和支持下,企業日益成為雙邊經貿合作的主體;四是中非對農產品的相互需求較大,比如中國的茶、海產品以及非洲的油料、煙草等。
加速釋放新機遇
中非農業合作的機遇正在加快釋放。在首屆中非農業合作論壇上,中國農業農村部與非洲聯盟委員會、非洲綠色革命聯盟等簽署了合作諒解備忘錄,成立了中國-非洲聯盟農業合作委員會。相關政府部門、國際組織、科研單位和企業簽署了共11項務實合作協議。對此,毛學峰認為,中非農業發展的階段不同,合作新機遇巨大:一是非洲需要提高糧食自給率,中國的農業技術、農業機械、農產品加工等有很大的合作空間;二是中國在推進改造傳統農業和工業化方面有著豐富經驗,可以幫助非洲加快推動工業化進程;三是中國對農產品需求巨大,且不斷升級,非洲農產品和農業企業可以積極進入中國市場。他建議,充分挖掘中非農業合作機會,需要進一步推動中非在農業領域的合作,不斷加強雙方在農業領域的深度合作。中國企業要繼續尊重市場規律和彼此合作利益,圍繞農業機械、農業技術、加工技術等全方位開展經貿合作。同時,中非企業可以圍繞倉儲、港口、物流等基礎設施建立長期合作關系,為非洲改造傳統農業創造良好的環境。
白明強調,進一步挖掘中非農業領域的合作機遇,除了要增強非洲的“造血”功能,還需要中國農業企業積極“走出去”。中國不僅要進口非洲的產品,還需和非洲加強產能合作,加強對非洲的投資,建立海外供應鏈基地。這樣才可以通過農業技術合作增強其農業發展能力,創造更多投資和貿易機會。
轉自:中國農機化導報
Copyright?四川奧凱川龍農產品干燥設備制造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d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成都 蜀ICP備16014539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