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S 新聞動態
奧凱川龍以“共同目標,雙向溝通,求同存異,理解包容"為合作理念,秉持“快速響應,專業服務、用戶滿意、真誠合作"的營銷理念。
7月30日,農業農村部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當前農業抗災救災情況并答記者問。
記者:近期河南遭遇歷史罕見的暴雨洪澇災害,當地農業受災情況怎么樣?農業農村部采取了哪些救災措施?下一步有什么具體安排?
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 潘文博
7月17-24日,河南出現了歷史罕見的極端暴雨天氣。農業農村部第一時間調度雨情、災情,第一時間派出工作組實地查看,研判災情?;氐侥銊偛盘岬降膯栴}上,這次極端降雨給河南部分地區的農業生產確實造成了嚴重影響,災情確實比較重。據我部農情調度,截至7月29日,河南省全省農作物受災1450萬畝,成災940萬畝、絕收550萬畝。受災區主要集中在新鄉、周口、開封、安陽、焦作、鶴壁、鄭州等地,受災作物主要是秋糧作物,玉米、花生和大豆,由于部分地區的河道水位還很高,農田排水困難,災情還在發展。災情發生后,農業農村部高度重視,迅速行動,積極應對,切實指導河南抗災救災。
一是密切跟蹤了解災情。我們第一時間派出工作組實地調查了解災情,與氣象部門實時會商,研判雨情災情發生發展動態。7月24日,部領導帶隊去了災情較重的安陽、鶴壁等地市,深入田間地頭,實地查看災情,研究救災措施。
二是加強科學抗災指導。災情發生后,我們立即組織專家根據災區的生產實際制定了玉米、大豆、花生等作物的抗洪澇促生長以及病蟲防治的技術指導意見,編制了農業防災減災技術手冊。7月25日,又派出4個救災專家組蹲點包片指導重災地市搞好災后生產恢復。做到積水不排完、生產不恢復、專家組不撤回。
三是緊急調集調運救災物資。動員全國農業農村部門支持河南搶排農田積水,先期已經調運了2000臺抽水設施支援災區,調集100臺無人機組成50個作業小分隊,開展災后施肥打藥作業服務。同時,調用國家救災儲備種子,協調16省的種子企業捐贈救災種子,可滿足500萬畝災后改種補種。
四是加大救災的資金支持。中央財政先后兩批次下撥了1億元的農業生產救災資金,協調金融機構給予受災農戶免息貸款,支持河南災后恢復生產。在上下共同努力下,救災取得了階段性進展。
目前已排出農田積水1190萬畝,改種補種15萬畝,災后病蟲防控240萬畝,追施肥100多萬畝。下一步,我們將與河南同舟共濟、共渡難關,加大幫扶力度,盡快恢復災后農業生產,努力將災害的損失降到最低。
一是組織專業力量投入災后生產恢復。組織農機作業服務隊抓緊搶排田間積水,加快修復水毀農田,排水后繼續改種補種,有條件的地方可以中耕追肥、鏟趟散墑。我們在河南實地看到,由于農田積水面積比較大,積水時間又比較長,作物的抗逆性下降,我們要繼續發揮社會化組織的作用,幫助災區噴施葉面肥、殺蟲劑、殺菌劑等,增強作物抗性,抑制病蟲害發生,促進作物盡快恢復生長。我們與相關協會一起,組織農資生產企業捐贈了一批化肥和農藥,支持災后田間管理。
二是抓緊改種補種。過水時間比較長了,有一部分絕收地塊,退水后要組織農民及時改種青貯玉米、甜玉米、綠豆、蔬菜這種短生期作物,能種一季是一季,能增一畝是一畝,既可增加產量又可以增加收入。
三是加強病蟲防控。過水后作物尤其是玉米莖基腐病、青枯病、大小斑病都容易重發,指導農民及時防病,減少水災帶來的次生災害。同時,我們還要繼續抓好草地貪夜蛾防控,這時候是黃海地區草地貪夜蛾防控的關鍵時期,減輕危害。
四是繼續做好指導幫扶。我部四個救災專家組將在河南繼續開展技術指導服務,近期又增派了20個專家小分隊,這都是從中國農科院各個所抽調的專家,分赴受災重點縣,帶技術、帶物資,指導農民生產自救,幫助解決實際困難。
記者:河南等地災情會對我國的糧食市場造成哪些影響?是否會引起國內糧食價格波動?后期主產區小麥、玉米購銷和市場走勢如何?
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 唐珂
河南是我國冬小麥和夏玉米主產區,這次局部地區發生嚴重洪澇災害后,大家都比較關心我國糧食市場運行是否會受到不利影響,我們也加強了這方面的調度分析。
從監測情況看,我國糧食價格沒有出現明顯波動,市場運行仍保持基本穩定。其中,小麥市場購銷總體正常,價格繼續呈穩中偏弱趨勢。和往年一樣,6月底前后河南的小麥已經基本收獲完畢。由于今年小麥單產高、品質好,市場購銷活躍,開秤初期收購價每斤普遍比去年高1毛錢左右,之后隨著上市量的增加,農戶售糧進度加快,市場收購價穩中略跌。這次鄭州、新鄉等地發生強降雨災害之后,部分農戶和貿易商手中的糧食保管難度加大,售糧意愿加強,導致小麥價格繼續走弱,但跌幅不明顯。據調度,7月26日主產區普通小麥收購均價約每斤1.25元,較受災前跌1分錢左右。玉米價格局部地區小幅上漲,全國市場變化不大。由于去年以來,玉米價格漲幅較大,受到市場各方高度關注,從今年6月份開始,隨著供給偏緊的局面緩和,玉米價格高位回落。河南等地暴雨災害發生后,市場擔心玉米生產供給受影響,華北部分地區價格短期內出現了小幅反彈,收購價每斤上漲2-3分錢,但并沒有帶動全國玉米價格上漲。7月26日全國玉米收購均價約每斤1.3元,仍然保持基本穩定。
從國際市場看,近期也沒有出現大幅波動,總體仍然是高位震蕩回落的走勢。7月26日,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的小麥和玉米的主力合約收盤價都比一周前有所下跌。
總體來說,糧食市場運行雖然受市場預期、資本炒作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但主要還是看供需基本面。這次河南暴雨洪澇災害對糧食市場的影響是局部的、短期的,對我國糧食生產供給全局影響較為有限,在這一點上,市場各方的判斷和預期也是基本一致的。今年我國夏糧已經豐收到手,秋糧長勢總體較好,再加上糧食庫存總量充足,糧食保供穩價基礎牢固,后期糧價有望繼續以穩為主。值得注意的是,夏季高溫多雨,糧食不好保管,當前又處于面粉需求淡季,低品質小麥價格可能會持續走弱,所以我們提醒受災地區的部分手中仍然有余糧的農戶和貿易商要做好科學儲糧,及時有序售糧,防止糧食受潮霉變和價格下跌帶來損失。
記者:這段時間以來,極端天氣頻發,多地農業出現受災情況,這對全年糧食產量有什么影響?農業農村部將采取何種措施保證豐收?
今年極端天氣多發頻發,給農業生產帶來一定影響。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地域遼闊,種植制度比較復雜,災害年年有、季季有。農業生產的過程也就是與自然災害抗爭的過程??篂膴Z豐收是我們多年來一直堅持的工作方針??偟目?,今年盡管局部地區農業災情較重,但全國范圍還是相對較輕的。據農情調度,1-7月全國農作物累計受災6300多萬畝,比去年同期少9000多萬畝,比近5年同期少1.2億畝。從受災的面積來看,比去年同期是少的,去年這個時候長江流域洪澇災害也非常重的。
但是目前受災最重的還是河南。河南的糧食作物受災1000多萬畝,主要在蓄滯洪區。河南秋糧面積有7500多萬畝,這就是說還有6000多萬畝沒有受災,而且長勢好于常年。沒有受災的區域,如果后期沒有大范圍災害,田間管理措施到位,有望通過無災區的好形勢,來彌補災區的部分損失。
從全國來看,目前雙季晚稻栽插已基本進入尾聲,秋糧的播種面積基本落地。預計今年秋糧面積12.9億畝以上,比去年有所增加。特別是大家都關心的玉米,面積增加較多?,F在看除河南外,全國大部分地區災害發生程度輕于上年,秋糧長勢較好,奪取豐收還是有基礎的。今年以來,農業農村部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一個品種一個品種、一個區域一個區域、一個季節一個季節、一個環節一個環節地抓緊抓實糧食生產,特別是堅持防災就是增產、減損就是增糧的理念,全力做好防災減災工作,千方百計抗災奪糧食豐收。
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
一是工作早部署。7月12日,我部與水利部、應急管理部、中國氣象局聯合召開了視頻會,在“七下八上”防汛抗旱關鍵期前,提早部署農業防災減災奪豐收工作,分區域、分作物、分災種制定了防災減災預案,開展了“奮戰100天抗災奪秋糧豐收”行動。
二是災情早預警。堅持日調度和24小時值班制度,密切關注天氣變化,準確研判災情動態,及時發布預警信息。7月以來,共發布了10多個預警信息。
三是措施早落實。組織開展農業防災減災包片包省督導,每位部領導聯系一個片區,每個司局聯系1-2個省份,動員全部的力量做好防災減災工作。在9月底秋糧收獲前開展全過程督導聯系,推動防災減災、穩產增產責任落實、技術落實、措施落實。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立足抗災奪豐收,力度再加大、措施再加強,努力實現重災區少減產、輕災區保穩產、無災區多增產,以豐補歉,確保全年糧食產量保持在13000億斤以上。重點是三件事:第一件事,狠抓秋糧田管。秋糧一天不到手,管理一天不放松。繼續組織專家和農技人員深入一線開展技術指導和服務,指導農民加強分類管理,搞好肥水調控,提高秋糧單產。第二件事,狠抓防災減災。繼續發揮包片包省督導作用,分品種、分區域研判災情趨勢,提早做好防御準備,重點防范東北洪澇、伏秋旱和早霜,黃海地區洪澇,長江流域高溫熱害,西南西北干旱,華南臺風等,實現“龍口奪糧”。第三件事,狠抓病蟲防控。突出抓好草地貪夜蛾、稻飛虱、稻縱卷葉螟和稻瘟病等重大病蟲害,稻飛虱、稻縱卷葉螟、草地貪夜蛾都是遷飛性的害蟲,我們周邊幾個國家今年也很重,有一部分是從境外遷飛來的,加上國內的病蟲基數比較大,就容易暴發流行,這是防病蟲的重點。我們將加強監測預警,預警是防治的前提。預警準確,防治才能準確,組織好統防統治和應急防治,最大限度減輕病蟲危害,實現“蟲口奪糧”。
來源:農業農村部等
Copyright?四川奧凱川龍農產品干燥設備制造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d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成都 蜀ICP備16014539號-1